跨季儲熱型日光溫室農業系統
荷蘭溫室采用相變材料(熔點28℃)作為儲熱介質,充分利用夏季的光熱資源并在冬季釋放這些儲存的熱量,以保持溫室內溫度在15℃以上。該系統的優勢在于能夠有效平衡季節間的溫差,確保冬季也能保持穩定的環境條件,這對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。相變材料的使用使得溫室能夠在夏季高溫時吸收過多的熱量,并在低溫季節將其釋放,從而避免了傳統加熱系統對能源的依賴。
為進一步提升儲熱效果,荷蘭溫室還結合了地埋水管換熱系統。該系統通過將水管埋設在80米深的地下,以增強儲熱密度,達到了80kWh/m3的儲熱能力。這種地埋式換熱系統有效增加了熱能的存儲量,提高了熱能利用的效率,并使得溫室在低溫條件下仍能保持所需的溫度。該系統的年節能率達到了63%,有效減少了能源消耗,降低了運營成本。
由于光熱的高效儲存和利用,溫室內番茄的年產量比常規溫室高出3.2倍。同時,補光系統的能耗也得到了明顯減少,下降幅度達到91%。這意味著,溫室能夠用更少的電力滿足作物在低光照條件下的生長需求,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,降低了電力成本。
在北京昌平的項目中,使用了水蓄熱罐(容量為2萬m3)來實現跨季節的溫差利用。該系統能夠在冬季供暖時有效利用低溫儲熱,降低供暖能耗,達到了每平方米0.18元/天的供暖成本。這種低能耗的供暖方式不僅降低了冬季的能源開支,還有效避免了溫室內霜霉病的發生,霜霉病的發生率降低了52%。這一創新方法對于溫室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,特別是在降低病害的發生率方面,進一步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質量。
跨季儲熱型日光溫室農業系統的應用表明,合理利用相變材料、地下換熱系統以及水蓄熱技術,可以有效降低溫室的能源消耗,同時提升作物產量,改善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。隨著這一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,未來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,尤其在寒冷地區,為作物的生長提供穩定的溫暖環境。